20世纪20年代,中国建成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座水电站——洞窝水电站。这座水电站的创建者叫税西恒。

  1912年,泸州人税西恒公费赴德留学,就读于柏林工业大学机械系,由于成绩优异,获德国国家工程师称号,曾任德国西门子电力公司工程师。1921年,税西恒怀着振兴祖国、实业救国的心愿和激情,回到家乡泸州担任永宁道尹公署建设科长。他积极倡议利用泸县境内的洞窝瀑布修建水电站,并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甚至变卖自己的产业。1923年济和电站开工,在税西恒带领下,无数中国工人夜以继日终于于两年后水电站建成,命名为“四川省泸县济和水力发电厂股份有限公司”。电厂从德国西门子公司引进水轮发电机组进行安装,装机140千瓦。让人惊奇的是,整个电厂建设除仅有的10桶水泥远自唐山运来,济和人用糯米浆拌石灰浆安砌条石,修建厂房及主机基础。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个用粮食打造的“糯米工程”除了表面的石块有少许风化外,连接处至今固若金汤。在今天我们举全国之力、全省之力的口号下,这个川南小城泸县只完全靠自己建立起中国第二座水电站,而且运行至今。

  电厂通电后,采用交流升压输电,结束了泸州人用煤油、桐油照明的“黑暗历史”。但是由于最初发电量有限,只能供应夜晚和一些大型商场及娱乐场所。从来没有看过“电”的泸州百姓,常常把商场挤满。为了适应用电需求,电站设备经历了多次的改进,还未农田提供灌溉。1930年至1931年,济和公司又在洞窝公司又在洞窝上游修建了二级谷西滩坝和三级特陵桥坝。

  1936年,电站集资扩建,购入一台240千瓦德国的立式机组,1938年建成发电。1939年9月,日本飞机轰炸泸州,公司经营困难,遂将电厂卖给23兵工厂(泸州北方化学工业公司前身),济和水电站更名为洞窝水电站。随后,23兵工厂又相继扩建了机组,并于1942年引进了美国通用公司水轮发电机组。现在洞窝水电站用于发电的共有三台机组,其中的两台就是1942年从美国通用公司定购的500千瓦机组,另一台则是于1985年增加的杭州水能电机厂生产的机组,令人惊奇的是后者性能居然较前两台略差。事实上,这两台500千瓦的机组是美国人专门根据洞窝的水能、地势而勘察设计的,同类产品中目前还在工作的全世界仅此两台。当时这两台水轮发电机组运回泸州颇费周折,当装运机组的货船到重庆后不幸发生翻船,机组全部落水。机组打捞起来后,负责技术的税西恒发现管段间连接的法兰少了一个。在不可能重回德国重新订购后,税西恒只好自己设计、土法制造了一个,而这个法兰性能丝毫不比原装差。现在洞窝水电站这两台60多年的美国货仍在使用。

  新中国成立后,洞窝水电站一直默默为泸州奉献了80余年。洞窝水电站是一个时代人们追求理想的见证,是一代代中国人不懈追求奋斗的缩影。洞窝水电站是西南地区仅存的、完整的水电遗址。可以说,洞窝水电站是一座活的文物,它不仅让我们记着了中国的水电历史,也让人记住了一代中国人的奋斗历史。